咨询热线

139-6109-6809

139-5261-0880

网站主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设备展示

新闻动态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台州造船业,潮起又潮落

2020-04-15 18:00:08 41

台州造船业形成规模,真正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历史,一般从2003年算起。 13年来,台州造船业如流星划过长空,非常耀眼。台州成为“中国中小型船舶生产基地”。 但是,辉煌过后,也非常暗淡。 这部短史,起承转合俱全,曾经风生水起,曾经波澜壮阔,经历跌宕起伏,经历大起大落。 台州造船业,是一段行进中的台州故事。   温岭松门礁山渔港沿岸分布着众多规模不等的造船厂。   今年4月,宁波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造船企业,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 这一消息,又让省内其它造船企业深深一颤。近年来,知名造船企业申请破产的消息时时传来:2012年5月,台州最大规模的出口船舶企业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2015年2月,温州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庄吉船业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2015年5月,舟山知名民营造船企业正和造船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台州造船业曾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2003年到2016年的13年间,台州造船业如流星划过长空,非常耀眼。台州成为“中国中小型船舶生产基地”。但是,辉煌过后,也非常暗淡。 发展到2008年,台州造船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2010年达到186亿元。以此为分界线,之后台州造船业气势大不如前。近5年来,台州造船业衰弱的趋势更加明显,2011年,全市规模上(2000万元上)造船企业工业总产值135.03亿元,2012年为95.45亿元,2013年为57.24亿元,2014年为59.41亿元,2015年49.25亿元,2016年1-10月为33.25亿元。全市规模上(2000万元上)造船企业从2011年的69家降到今年的33家。 台州造船业形成规模,真正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历史,一般从2003年算起。这部短史,细论起来,起承转合俱全,曾经风生水起,曾经波澜壮阔,经历跌宕起伏,经历大起大落。 台州造船业,是一段行进中的台州故事。 崛起 回看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时候,台州造船业以小打小闹为主,造的船很多是木制船,载重吨位普遍在几百吨,上千吨位的船舶很少见。1984年,国营海东造船厂为台州海运公司制造了一艘2200吨的货船,成为当时浙江最大的船舶。 当时,民营造船厂基本没有。 1992年,邓小平南巡,劲吹市场经济之风。在这股风的吹拂下,台州民营资本迅速嗅到商机,开始进入造船业。许多渔民、渔业企业也投入到造船业中。但是,造船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民营船舶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资金捉襟见肘,通常承接政府部门改造船业务,船只载重都在三四百吨。 此后5年,是台州造船业的第一个春天。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台州造船业发展势头受阻。 又经过5年,到了2003年,台州造船业抓住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机遇。 这一年,世界造船业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劳动力成本低的中国沿海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欧洲船主的目光。 2003年10月,浙江省船舶工业座谈会在舟山召开。会后,台州市举办以“造船”为主题的行业座谈会。市政府和民营造船企业达成共识:小企业尽量扩大规模,大企业努力上新项目,还制定了船舶工业十年规划以及相关政策。“发展造船业”被列入台州市政府新兴工业发展重头项目。 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下,台州民间资本滚雪球般集中到造船业,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造船热潮。 这股热潮最先在临海和温岭升温。2003年,临海有6家船厂,产值10亿元,两年后,临海船厂发展到11家,产值20亿元。数年间,三门、路桥、椒江、玉环等地造船厂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2005年,全市完成造船471艘,计90余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其中船舶出口总额近10亿元),从业人员达1.5万人。到2007年底,全市年产值上亿元的造船企业有28家,其中宏信、海丰、天时、振兴等4家船厂年产值超过5亿元。 台州造船业狂飙突进,势不可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2月9日,第一艘出口欧洲市场的油轮下水,船舶设备配套国产化程度达91%;2005年7月8日,台州民营造船企业建造的第一艘两万吨巨轮“长峰8”号顺利下水;2007年1月3日,台州五洲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液化气船,顺利交接给船东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 2003年至2008年,台州造船业产值平均每年以近乎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造船能力随着业务的发展而不断增强。   辉煌 台州造船业一飞惊天,一鸣惊人。到了2007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台州造船业,已经让世人刮目相看。 温岭海事处执法大队王中苏与温岭船企打交道10年,亲眼见证了温岭船企的辉煌。在2007年和2008年这两年,温岭造船规模达到巅峰。新船下水前,防污染、安全监管等工作是海事部门的职责,所以,每艘新船下水,海事部门执法人员必在现场。“2007年和2008年,我们经常周末加班,忙不过来。” 数据显示,2007年温岭船企报备修造船舶的载重吨为105.56万吨,2008年为133.44万吨。 外国不同国家对船舶的修造标准不一样,外国船主都带着本国船检人员到场监管、验收。那几年,每天从上海乘坐第一班航班飞抵台州的外商,大都是为造船而来。 在2008年之前,新船供不应求。造船纯利润最少在30%以上,最高在100%以上。船卖疯了,钱赚疯了。“如果当年你在现场,你会觉得钱太好赚了,看着都眼红。”王中苏说。 承接国外船舶利润比国内高,纯利润可达100%。比如,一艘造价1.5亿元的船舶,一年后造好,刨去成本,纯利润也是1.5亿元。 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台州造船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就是民营资本抱团合作的结果。而当这种合作显现出巨大效益后,又会吸纳更多的民营资本。 所以,台州造船业的辉煌是爆发式的。 在辉煌的2007年和2008年,投资造船业,就是做一件简单的钱生钱的事情———今年投进1万元,明年拿到2万元。许多市民见有利可图,如股民炒股的心态,纷纷把钱投到造船业,有些人甚至借巨款投资造船业。船企老板很是吃香,他愿意接受你的投资,是给你极大的面子。甚至许多银行都盯上船企,千方百计把钱贷给船企。 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成立20多年,董事长金文林表示,2005年之后的好几年,他每年筹集游资都超过2000万元,给投资人的回报率为30%左右。 造船需要场地。有些人有造船场地,却没有资本,没有技术,不懂业务。没关系,大家合作,大家赚钱。你有船台,我有资本和技术,他有订单,把三方资源整合,就可以造船了。又或者,你不想搞得那么复杂,干脆出租船台,收取出租费就可以了。一个船台出租费多少钱?最高的时候,月租费120多万元。如果不贪心,一些船企收月租费,一年就可有上千万元的收入。 事实也是如此,台州70%的船企实际没有自主接单能力,在造船业红火时,它们单靠出租船台等方式就能赚得钵满盆满。 在2007年之前,一台6000马力的陕西产柴油机,市场价500多万元。因为全国造船业兴起,这种柴油机供不应求,变成了稀缺货,价格连翻好几倍。在2008年,这种柴油机出厂价暴涨到1580万元,市场价高达2600万元,没门路还买不到。有人说,如果你有关系,搞到一台这样的柴油机,转手卖掉,赚的钱就够你吃好多年了。 有些船主倒卖旧船,也能获利。比如,一艘造价2000万元的船只,船主开了两年后卖掉,市场价能达三四千万元。 在火热的造船业带领下,相关配套企业也发展起来。到2008年,全市专门为造船业服务的配套企业达到70多家,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船用产品种类达到40余种。我市船舶生产所使用的液压舵机、液压锚机、空气压缩机、电控设备、自动操舵仪、救生艇、吊艇架等均能本地生产,大大减少了造船业的采购环节。同时,我市与船舶制造相关的阀门与泵类、模具与塑料、普通机械制造、船舶五金等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为发展船舶工业提供有力的配套支撑,从而形成了高效率、高效益的产业链。 许多知名船企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造船业的。比如台州枫叶船业公司,2006年2月,该公司开建第一个船台,当年6月建成后投产。之后陆续建设多个船台,在2008年的时候,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 截至2008年,全市有120座1万吨级以上的船台,造船能力超过200万载重吨,占全国十分之一。2006年外国订单占四分之一,2007年增加到二分之一。 危机 在这样一片红红火火、热火朝天的表象背后,危机却悄然而至。 2008年上半年,谁都不会预料到,半年后,台州造船业将踏上一段坎坷之路。当时,全市实际从事船舶修造企业83家,上半年完工船舶250艘,产量180万吨,同比增长50%,仍保持全市工业产值产量增幅第一。 船舶企业普遍认为,“无论是船舶修造数量还是建造能力、年产值,台州均位列全国或全省前茅”,台州造船业正处在辉煌之中。 资料显示,当时,我市造船业朝着“大造船、造大船”的大吨位、大马力、多用途的方向前进,形成了以散货船、集装箱船、危险品船(油轮)、工程船为主的四大船舶体系。 全市30多家造船企业陆续上马,主要分布在三门的六敖、沿赤、泗淋,临海的上盘,温岭的松门,路桥的金清港,玉环的干江等地。与此同时,50%以上的船厂通过改建、扩建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时任临海长顺造船厂厂长马仙顺应该是较早感到风险的船企老板。2007年下半年,他在大连和秦皇岛的码头看到,码头外浩浩荡荡地排着等候停泊的船舶时,突然意识到产能过剩了。2008年元宵过后,他做出一个决定:关闭工厂,转型修造1000吨级的舾装码头。 在高利润面前,能做出这般决定的船企少之又少。 最先感受危机来临的是接外国订单的造船企业。2008年下半年,国外订单明显减少。5年来,飞速发展的台州造船业第一次碰到阻力。准确地说,这时候还不是阻力,只能说是之前订单太多,造船厂来不及完工,现在订单少了,造船厂稍微感到“吃不饱”了。 所以,当时业内人士大多比较乐观地预测,造船业将要从野蛮生长式发展回归理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台州造船业真正受到打击的是2009年。以温岭为例。2008年,温岭报备的造船载重吨为133.44万吨,2009年降到44.26万吨,相对完工总吨也随之下降。订单从国外转到国内,从大船转为小船。接惯大单的造船企业,曾经载重吨5000吨以下的船舶单子根本看不上,这时候,1000吨位以下的单子也接了。 与此同时,“优势”的民营企业暴露出许多根本性问题。首先,企业资本结构复杂。民营企业虽然经营灵活,资金实力毕竟有限,许多看似实力雄厚的船企其实是许多股资本力量集合的结果。遇到危机时,这些资本急于抽回,减少损失。其次,民营企业融资难,形势好的时候,各路资本主动涌上门,形势不好的时候,融资难上加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催款急,许多企业骂银行“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有些企业抱团要求银行先收利息,暂缓收回本金,否则,企业宣告破产,银行也别想得到好处。再次,许多船企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2014年,在100多家国家船舶工业重点扶持企业中,台州只有一家———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 实际上,台州造船业主要是靠民间资本重组和廉价劳动力赢得发展机会的。当危机来临,这两个优势不再明显,台州造船业就面临倒闭的风险。其实,许多台州船企老板也看到,并且很清楚,跟韩国、日本等发达邻国相比,台州(包括国内其它地方)民营造船企业的造船技术相差了几十年。但是,即使看到差距,也很难一时改变。技术、企业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并不是简单嫁接就能成功的。 在台州,90%以上的造船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经济形势好,你来造船,我来造船,大家一起来造船。经济形势不好,散伙不干。这十几年间,许多造船企业就是因此出现、因此消失的。 2012年5月,实力雄厚的浙江金港船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金融危机面前,也逃难厄运。位于温岭龙门的金港船业,曾经是台州规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造船基地1000多亩。 早在2009年的时候,该公司订单就已经排到2011年了。但是,金融危机袭来,外国船主纷纷弃船,导致造船企业资金回笼难。 很多人或许有疑问,外国船主弃船,造船企业怎么会亏本呢?船企老板是这样解释的,客户下订单,付定金,造船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接单后,要先买好80%左右钢板等材料。


亿丰达电器

创新驱动 智造未来

我想...
产品中心
联系我们
139-6109-6809

地址:泰州市高港区刁铺丰岸路民营工业园S11

万先生:139-5261-0880

邮箱 (万先生):ifonda01@jsifonda.com

蓝先生:139-6109-6809

邮箱 (蓝先生):ifonda02@jsifonda.com

版权所有 © 2023 泰州亿丰达电器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41649号-2 网站建设:木之信息
返回顶部